酒浅心深
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对酒桌的感受已和从前不同。曾经的热闹与疯狂,如今只剩下浅尝辄止,兴奋劲不再,更多的是对后果的考量与对责任的自觉。开始明白这并非衰老,而是成长。宿醉与熬夜已不再值得,但这份克制并不是消极的妥协,而是一种默许。
2025年9月22日凌晨作
相邻两位的酒杯里装满了酒,他们似乎进入了那种被我俗称为「好爽」的状态。彼时桌对面的已经见了底,手勾肩搭背上七嘴八舌。桌角堆着赢来的空瓶子,余光里是零星炸物、矿泉水和皱成团的纸巾…公主安静的坐在我旁边,打量着喝到一半的牛油果饮发呆。兄弟们盯着屏幕,怕输掉游戏又赔了一瓶烧酒。听上去是个愉快的夜晚吧,以前的我也一定会这么认为的。判若云泥,眼前的小杯中空无一物,盘壁上的葱酱也是蘸薯条剩下的。举杯之时依旧眼睛弯弯,可举起的却是大了好几号的轻羽。欢愉仍在,但对我来说,已经不是当初的模样。
偶尔也会因为拂过的一两个笑话,涓涓一小杯下肚。可奇怪了,萌生不了一点兴奋劲,想到过去的每周,每月,每年的深夜都在做着同样的事,心情却截然不同。是老了吗?对曾经的快感心生倦意,甚至开始抗拒。可我才活了二十二载,我对自己说,但又摸不清是真的在诧异还是找借口。
有一天,酒桌来了三位没有到喝酒年纪的客人。一开始略显羞涩,但几杯下肚后又是截然不同。那天我第一次感受到,那满满溢出的能量感,那种稳定又强大的年轻力量正是我很早就失去了的,尽管只有四年之差。是因为酒桌上的“身份期待”在作祟吗?还是因为“比其年长”的标签无声压在心口…有没有可能是“期待与落差”呢,本幻想与他们打成一片,醉酒畅谈,却能从他们问我的问题和看我的眼神中,读到隔阂。
公主大我一些,好像能理解我的感受。牵着我温柔的说,这只是因为有了责任感。它会促使在放纵前对于后果的思考,所以欢愉被冲淡。然而可悲的是这不是件坏事,反而说明我在成长。宿醉划算吗?来日的工作学习变成了浪费时间。熬夜划算吗?器官在负荷下消化因一时冲动而多喝的毒。可又有谁问过,是否愿意让大脑被理智接管。人活着需要消遣和逃避,焦虑和情绪的自我消化又何尝不是对身体的另一种伤害。
目光投向左右,又看到兄弟们明知道我盏中的透明和他们的不同,也依然并肩享受时光。我理解了,默许彼此必然的稳重或许才是真正的情义。默许消散的疯癫,与现实的复杂接轨。默许自己不再是个少年,默许那点不值得去强迫改变的落差。默许是一种浪漫,而不是一种对消极的妥协。中庸是懂得进退,无为是顺势而为,放下是一种享受世界如是。理解了,这种心平气和的智慧,才是我所追求的。
心明了,焦虑散了。